(一)與時間賽跑,巴基斯坦分公司搶發8300個口罩回國
1月31日晚,在省屬企業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儀式上,安徽建工向省疫情防控指揮辦捐贈了首批境外采購500套醫用防護服、3300個醫用N95口罩和198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這其中有8300個口罩來自安徽建工巴基斯坦分公司在巴采購,而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出口限制,原本這一捐贈數字應該是16300個。
1月29日13:32分,收到安徽建工海外事業部黨總支關于境外采購防疫急需醫用物資的通知后,巴基斯坦黨支部立即派分公司劉貴陽外出采購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1月份是巴基斯坦的冬季,自雨季過后很久沒有下雨的伊斯蘭堡當天也開始下起了小雨。由于中國與巴基斯坦間經貿及人員往來密切,加上分公司駐地附近的2家中資企業總部均設在武漢,分公司對于肺炎疫情防控一直高度戒備。為了確保安全,13:50分劉貴陽戴上了分公司發放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披上一件外套出門了。
作為分公司防疫物資后勤組負責人之一,這并不是他第一次外出采購防疫用品,自1月25日以來,他每天都要出門采購一次,不同的是之前是為項目部防疫工作采購而今天是為支援國內采購。他知道這次采購一點也馬虎不得,但他從出門開始心里便一直有個擔憂,那就是巴基斯坦并無防疫品生產廠家,目前巴國使用的口罩基本為中國生產,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國內的防疫物資都急缺,可想而知巴基斯坦恐怕也不多了,而幾天下來的采購也讓他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
輕車熟路的他在路上就聯系了幾家供貨商渠道,得到的消息是:沒有醫用防護服和護目鏡,當天只有400個醫用N95口罩出售。好在與供貨商多方商量,最終答應可預訂2900個醫用N95口罩隔天取貨。這讓他喜出望外,沒有猶豫,劉貴陽立馬答應下來并通知司機前往供貨商地址取貨。拿到口罩后他立馬前往市中心各大藥店繼續尋找貨源,均被告知缺貨。果不其然,這次采購并不那么輕松,但他并不打算就這么放棄,于是他決定前往拉瓦爾品第市繼續尋找。
拉瓦爾品第位于伊斯蘭堡南部,與伊斯蘭堡毗鄰,從伊斯蘭堡出發一個小時車程便可到達,這里有一條當地著名的college road,聚集了當地多家較大的藥店。由于道路非常擁擠,車輛無法通過,只能步行,就這樣他開啟了沿街“掃貨”模式。一路尋找了20多家藥店后,劉貴陽終于找到了普通的醫用口罩,但還是沒有醫用N95口罩,防護服也達不到醫用標準,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到1月30日下午,巴基斯坦分公司最終采購到醫用N95口罩33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000個,并且在采購過程中了解到一條重要的消息:巴基斯坦可能會禁止防疫用品出口。
這個消息讓分公司所有人員都很緊張,因為一旦消息證實就意味著所有采購的防疫物資將無法發運到國內。盡管沒有確定消息的真實性,巴基斯坦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胡海濤還是決定將這個消息上報,他撥通了海外事業部領導的電話,報告了巴基斯坦分公司防疫物資采購的情況以及巴基斯坦可能采取禁止防疫用品出口的消息。聽到報告后事業部領導當即作出指示,要求巴基斯坦分公司對于已經采購的防疫物資“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并繼續做好在巴防疫物資采購工作。
接到指示后,巴基斯坦分公司當天下午即聯系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詢問防疫物資發運回國的相關流程,但被航空公司告知國航已于1月23日停飛巴基斯坦。經過海外事業部協助,分公司立即聯系上了國際快遞DHL公司并順利將首批采購的8300個口罩空運回國。
1月31日,巴基斯坦分公司采購到第二批醫用口罩8000個并在當天晚上發運。但是,2月1日上午巴基斯坦分公司人員收到國際快遞DHL公司通知,要求領回還未發運的第二批防疫物資。原來31日晚,巴基斯坦政府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本國擴散,停飛往返中國的所有航班以及中國飛回的航班,并立即生效,此外還緊急下令禁止所有醫用防護物品出口。
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好在已經發運的第一批8300個醫用口罩搶在政府發布禁令前順利發回國內。如果再遲一天,來自巴基斯坦分公司的這8300個口罩也將無法出現在這次捐贈儀式上。不過,經了解原本可以直接空運至國內的防疫物資,現在需經過迪拜中轉至香港,再由香港轉運至合肥,預計2月5日抵達。
目前巴基斯坦分公司已無法通過巴基斯坦發運防疫物資回國,但巴基斯坦分公司將繼續做好防疫物資采購,政策允許情況下隨時準備發運回國,并且將通過第三國渠道多方聯系防疫物資采購發運回國。
(二)心系祖國,阿爾及利亞經理部千里馳援國內抗擊疫情
“OK,我盡力幫你們在最短時間內發運到中國。”一番交涉后,DHL航空貨運公司經理終于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2月2日北京時間23點,在距離祖國大陸9000公里外的阿爾及爾,安徽建工駐阿爾及利亞經理部參與采購防疫物資工作的法語翻譯方淑姣剛剛結束了和貨運公司總經理的商談,看著第4批次防疫物資的發運回單一張張打印出來,方淑嬌和同事們都松了一口氣。
疫情當前,生命重于泰山。從1月30日至2月2日的96個小時內,駐阿經理部采購并分4批向國內發運醫用防護服500套,醫用外科口罩一萬余只。
自1月29日駐阿經理部接到緊急采購任務后,立即發動各部門、各項目部派員赴阿爾及爾、康斯坦丁、奧蘭、安納巴、泰貝薩等阿爾及利亞主要城市尋購防疫物資。然而,由于阿爾及利亞國內醫療器材主要依賴從臨近的歐洲國家進口,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型號與國內需求不盡相同,儲備也不夠充分,加上疫情形勢緊張,阿爾及利亞政府于近日啟動了防疫知識宣傳,大批阿爾及利亞民眾也開始儲備防疫物資,都造成阿爾及利亞醫療物資采購形勢緊張。
春節期間沒有回國探親,選擇堅守海外一線的駐阿經理部黨總支書記韓立兵在接到國內通知后,立刻組織物資采購和翻譯人員成立臨時采購小組,帶隊挨家走訪藥店,挨個打電話聯系醫療設備批發商,尋找符合國內防疫需求的物資。幾經奔波,終于尋得一家藥店承諾可訂購1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大家精神振奮,心里懸著的石頭終于落了地。然而,次日清晨采購小組按照約定來到藥店取貨時,卻被告知只到貨5000個口罩。同時,另一家承諾可出售防護服的醫療器材供貨商也只拿出了不符合國內防疫要求的半身式防護服和3000個醫用外科口罩。失望之余,大家并不氣餒,繼續拿起手機撥打電話,努力搜索貨源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韓立兵得到信息,一家醫療器材進口商正在出售3M防護服。此時,忙碌了一上午采購小組顧不上吃飯,立即趕到這家進口公司,驚喜地發現,除3M防護服外,這家還有存量不小的與N95功效相當的歐標FFP2口罩。由于防護服貯存在較遠的倉庫,為爭分奪秒,盡早將物資送往國內,采購小組決定先購買2400個FFP2現貨口罩,連同當天購得的醫用外科口罩一起,送往DHL航空貨運公司辦理加急發運手續。
由于采購的防疫物資數量大,而又恰逢周末,貨運公司人手不足。為爭分奪秒,縮短物資發運時間,采購小組主動前往DHL航空貨運公司,協助貨運公司工作人員對防疫物資進行分裝、打包、貼簽。然而難題又出現了,按照貨運公司規定,大宗物資必須分批次進行報關發貨,這樣好不容易采購到的防疫物資就不能全部在第一時間內抵達國內。經過討論和咨詢,并與貨運公司反復協商,駐阿經理部決定以公司名義辦理報關,并迅速整理遞交了報關資料,全力協助DHL貨運公司發運防疫物資,最大限度確保防疫物資盡快運抵國內。
截至發稿前,駐阿經理部及所屬各項目部仍在尋找防疫物資貨源,“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的行動還將持續進行。
(三)身在海外,心在楚天 安哥拉分公司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不問價格 但問出處
“卞總,Tomas推薦的這家口罩供應商價格臨時漲了七倍,而且需要現金交易,實在是太貴了,咱買不買?”
“貴,比人命貴嗎?買,一定要買!……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一定要把貨盯住!”
他是安徽建工集團安哥拉分公司總經理,他叫卞楊。37歲,事業如火如荼,一個美麗姑娘的丈夫,一個四歲孩子的父親。
但在這一切之前,他是一名黨員,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
年前,卞楊返回國內準備參加職代會,在此期間通過媒體和公司宣傳,他了解到武漢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應急防控物資嚴重短缺,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在公司本部作出指示之前,他便電話要求安哥拉分公司動用經營上的當地合作伙伴渠道,提前做好口罩采購準備。
不得不說,他的業務嗅覺讓他再一次占了機先。安哥拉分公司在當地最大的合作伙伴,波蘭人Tomas聽聞安徽建工請求幫助購買口罩很是詫異,在了解疫情情況后大受感動,立即表示發揮能量,直接對接當地口罩生產廠家,努力保障第一手貨源。
50個小時,第一批7萬個口罩訂單確立,卞楊聽到匯報后松了一口氣。但當他打開現場發回的口罩生產廠家圖片時,他動搖了。安哥拉地處西非,國家防疫意識淡薄,當地生產的口罩普遍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現場發回圖片顯示廠家生產臟亂無序,成品包裝更見不到任何檢驗標準。將這些口罩發運回國,合適嗎?
“性命攸關,寧缺毋濫。”卞楊團隊最終支付了部分違約金,放棄了這批已簽訂單。這也給卞楊敲響了警鐘,在國內的他花費大量時間查閱資料,并將口罩檢驗標準和假貨鑒定經驗一一傳遞給現場。
又是幾天幾夜的連續尋找,數百個打去現場的電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傳來了好消息,經tomas牽線,羅安達東郊有經銷商尚有部分符合歐盟EN149標準的FFP口罩出售,此時已是27日。
卞楊當即指示,在確認貨源真實性后,第一時間吃下這批口罩,并盡早發運國內。但第二天傳來消息,口罩供應商大老板覺得奇貨可居,對新客購買第一批只肯出手1萬只,并且價格漲了幾倍,必須現金交易。
“沒時間做斡旋。”卞楊指揮采購團隊成員,在確認口罩為正品FFP口罩后,幾乎沒怎么還價的情況下就簽訂了協議。“告訴他們,他們存貨量大,我們還收。中國的肺炎很快就會過去,他們囤的不是金子。”在得知第一批貨物將于2月5日凌晨運抵國內后,卞楊長長出了一口氣,他心里清楚地知道,這場性命攸關的境外防疫物資采買競速賽,才剛剛開始.
甘冒奇險,鎖定貨源
“疫情沒結束,我們不停歇;國內有需要,我們再努力。”這是安徽建工喀麥隆分公司總經理、防疫物品采買小組組長程帆的誓詞。
境外采購防疫物資的難度,遠遠超過國內的認知。各大藥房口罩售罄,當地生產廠家標準難以達標,更有一些指望發國難財的中外組織肆意囤貨掃貨。
程帆為此既憤慨又憂心,從25日至30日間馬不停蹄跑遍了三個城市幾十個藥房和外資醫藥工廠,幾經周折才談下一批合適的貨源。平時,在非洲當地采購轉賬匯款需要幾天時間,程帆實在等不了。為了搶時間,采購小組冒著極大的風險,提著大筆現金,在當地機構上班前就蹲守在門口,鎖定防護用品貨源。“現在我們不惜代價,有多少要多少,能找到的都買回來了。連續48小時,包括我們施工會議大廈和其他歷史項目積累的經銷商和當地朋友全部都在幫忙,他們說,只想為中國出一份力。”
在程帆和喀麥隆采購小組全員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基本敲定10000個口罩的貨源,受限于現在前往國內的各大航班停飛,采購小組正積極尋求其他能空運至國內的渠道,確定后即刻發運防疫物資。
披星戴月,保障通關
“前幾天從安哥拉回來的航班原計劃是凌晨2點左右到浦東機場,結果遇上大霧,當天下午才到達,可卞總他們凌晨就到了,足足在那里等了7個多小時。”記者了解到,近期安徽建工安哥拉分公司采購到的口罩等防疫物資已分批運抵國內,因綠色通道運力緊張,分公司總經理卞楊親赴機場指揮,一邊協調物流、一邊對接現場,在國內過著“安哥拉時間”,防止錯運漏運。目前首批10000個口罩已運抵合肥,并統一捐贈給省疫情防控指揮辦。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了卞楊,后者對成功采運防疫物資表達了振奮,對滯留機場期間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心理變化卻寥寥數語帶過。在記者追問下,卞楊向記者描述了以下情況。
“凌晨三點多的時候,幾個等待的同事本都乏了,卻突然被機場一陣騷動驚醒。老吳重新掩了掩口罩,起身去問,回來說好像國內航班接機廳那邊查出疑似病例了。”
“我們頓時都清醒了,互相對視了一眼。不多時,果然有一隊重裝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向接機廳方向列隊小跑過去。”
“我也不曉得說什么,回頭看了看跟我一起守著的哥幾個,才發現他們也在看著我。隔了一會,我跟他們說,不行老吳陪著我,你們其他人先回去吧,到賓館休息會,早上再來替我們的班。這飛機誤點沒個準,還不知道啥時候到。”
“大家心里應該都是認可的,推托幾句便也紛紛把外衣披上,就在這時候,忽然不知哪個吊孩子嘟嘟囔囔來了一句:“機場來來往往這么些人,這時候才查出來……萬一我們已經感染了怎么辦?”(大家都知道,肺炎有1-14天潛伏期),頓時我們都啞了。我說了句“瞎掰扯什么”,卻也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過了一會兒,年紀最輕的小李突然說“我還是不走了吧”,接著將身上原已披好的大衣重又抖下來,放在胳膊上搭著。我走上一步想去拉他,但他低下頭玩手機,再也不看我。緊接著其他哥幾個也看著我默默點點頭,一個個的坐回位子上。最后我們一行七個人沒有一個人提前離開!當時我心里真的是超感動。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有這幫兄弟,赴湯蹈火,又有何懼。
說到這里,卞楊的聲音也有些發顫。記者聽在耳中,鼻子一酸,眼淚下來了。其實換個時間可能沒有這么激動,只是正逢春節,人老多情。
(四)克服困難,安徽建工尼日利亞公司發回三批防疫物資
當地時間2月3日上午10:00,6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分裝打包完畢,順利登上回國的“旅程”。這是安徽建工尼日利亞公司采購發運回國的第三批防疫物資。
這時,尼日利亞公司副總經理石留疲憊的臉上才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拿出手機撥通了老婆的電話:“對不起老婆,今天我回不去了”,原來今天原本登上回國飛機的應該還有他。因為老婆即將臨產,盡管國內疫情嚴重,他還是早早就定好了3號回國的機票,但是幾天前收到海外事業部要求境外采購防疫急需醫用物資的通知,作為駐拉各斯的主要負責人他還是決定推遲回國休假安排,全力配合做好這次采購防疫物資的重要任務。
“老石,阿布賈現在市場基本買不到醫用口罩了,拉各斯那邊還有沒有?”1月30日一大早,他就收到了尼日利亞公司總經理關朝發從阿布賈打來的電話。
原來中國駐尼日利亞使館正在尼大規模采購防疫用品支援國內疫情防控,一些生產防疫用品的廠家產品均被訂購,加上各大中資企業都在市場上瘋狂采購,尼日利亞市場防疫物品一時間變得非常緊俏。29日上午關朝發帶隊“掃蕩”了阿布賈大大小小的各大藥房,還托人去尼日利亞衛生部了解防疫用品銷售公司,但一天下來依然沒有什么收獲,只有一些小藥店有少量的幾包口罩。
下午,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看出了關朝發幾人眼中的迫切,便告訴了他們阿布賈一家規模較大的藥店可能有貨。聽到信息后欣喜的他們連忙道謝并馬不停蹄的趕到工作人員口中的藥店,一詢問果然有貨,于是他們便立馬“掃蕩”了藥店貨架上和倉庫里的所有4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但之后他們再也沒有買到,于是才有了那通電話。
收到電話后,石留立馬給平日里的合作伙伴紛紛打了電話,希望他們幫忙介紹拉各斯市場上還有貨的防疫用品。當天,不少合作伙伴帶著防疫用品的樣品來到他的面前。面對各式各樣的防疫用品他有點發懵,因為品種太多、質量參差不齊讓缺乏醫療用品專業知識的他無從判斷,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他說:“必須確保質量”。
“這種眼鏡行不行?”“這種防護服行不行?”海外部國內外機構負責人聯絡微信群里總時不時的出現他和其他市場區負責人詢問當地的防疫用品是否符合醫用要求,引發了群里一陣陣防疫用品專業知識的科普。“最好去當地的醫院詢問了解一下”有人這樣建議,于是他便帶著這些樣品走訪附近的一家醫院,醫院的一位黑人醫生指著這些防疫用品說:“這些都可以用”。
習慣了當地人的不靠譜,他還是有些將信將疑。于是他把這些防疫用品的照片發給了一位安徽醫科大學的醫生朋友,得到的答案卻是:護目鏡和防護服并不符合醫用標準,N95口罩也是建筑防塵口罩并不能醫用。其他的防護用品都不符合醫用標準無法采購,他只好把目光盯上了當地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幾經尋找,他發現了一種外國公司在當地生產的醫用口罩,而且他還走訪發現當地一家高檔的俄羅斯醫院使用的正是這家公司生產的同樣口罩,這下他終于放下心來開始采購。幾天到處奔波下來,“我都快成醫療用品專家了”,他笑著說。
根據海外事業部關于防疫物資“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的要求,盡管國際快遞費用是物資價格的將近8倍,特殊時刻尼日利亞公司始終堅持不計成本,優先確保防疫物資緊急發運回國。
截至2月3日,尼日利亞公司采購的三批防疫用品共14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全部發運回國。首批1月30日發運的4000只口罩已經抵達香港,即將轉運上海。
(五)跨越12小時時差,抗擊疫情不缺席
由于近期玻利維亞政局動蕩,當地社會經濟和治安環境均受到影響,2019年12月,安徽建工海外事業部決定暫時從玻利維亞市場區撤離,僅派3人留守。春節期間,為了讓成家的其他同事回家過年,張序選擇只身一人駐守玻利維亞。
國內疫情發生后,身在海外的他時刻關注著祖國的疫情相信息,看到國內防疫物資急缺,公司其他駐外市場區都在全力采購防疫物資發運回國,他坐不住了,1月31日他向海外事業部領導請示要求為支援國內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為了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分公司規定員工除外出對接合作單位和采購日常生活所需品外不得隨意外出。也是出于這一考慮,海外事業部領導在要求境外市場采購防疫物資時并沒有安排玻利維亞分公司,最終事業部領導經過再三考慮,在確保他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同意了他的請求。“外出尋找物資,一定要首先確保自身安全!”越洋電話里,安徽建工玻利維亞分公司副總經理洪震虎反復叮囑著張序,并將國內急缺的防疫物資種類和型號告訴了他。由于玻利維亞和國內有12個小時的時差,他囑咐張序:“別管幾點,有什么事就聯系我,我隨時開機在線”。
得到首肯后,他立馬出門準備采購。作為西班牙語翻譯,他熟悉當地的語言,平日里除了手上的工作他一直兼著分公司物資采購的工作。他從分公司駐地附近的藥店開始,一家一家地了解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型號和存量。為了能夠采購到這些物資,他一邊打電話聯系熟悉的供貨商,一邊還發動了在秘魯等周邊國家的友人,重點尋找國內急缺的N95醫用口罩。由于不能準確分辨哪些物資符合國內防疫標準,張序詳細記錄了所能找到的所有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的型號、產地,并第一時間發回國內確認。然而,由于各國醫療防護標準不同,當地只有少量普通醫用口罩符合國內防疫標準。
正當他無奈之時,一盒口罩外包裝上進口代理商的標簽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嘗試著撥通了對方的聯系電話,對方表示有貨,他說:“這些物資將被捐助給中國用于防疫工作”,對方聽后表示盡管當前物資緊張,但還是愿意以優惠的價格供應10000只普通醫用口罩和1200只N95醫用口罩。和國內確認符合口罩采購要求后,2月4日他早早就來到代理商門店前,順利地采購到了所需的物資。為了節省時間盡快發運回國,他一邊聯系運輸車輛,一邊聯系DHL國際快遞公司,終于在下午5點前將所有280箱貨物全部發送回國。
他說:“能為國內抗擊疫情作出一點貢獻,我很光榮”。
截至2月7日,包括玻利維亞市場區在內,安徽建工分布在亞非拉美的所屬6個駐外機構共計向國內發運口罩128400只,防護服29203套,來自八方四海的一份份愛心逐漸匯聚,為抗擊疫情的前線,構筑起了一道道堅實的底線。
(一)與時間賽跑,巴基斯坦分公司搶發8300個口罩回國
1月31日晚,在省屬企業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儀式上,安徽建工向省疫情防控指揮辦捐贈了首批境外采購500套醫用防護服、3300個醫用N95口罩和198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這其中有8300個口罩來自安徽建工巴基斯坦分公司在巴采購,而由于巴基斯坦政府出口限制,原本這一捐贈數字應該是16300個。
1月29日13:32分,收到安徽建工海外事業部黨總支關于境外采購防疫急需醫用物資的通知后,巴基斯坦黨支部立即派分公司劉貴陽外出采購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1月份是巴基斯坦的冬季,自雨季過后很久沒有下雨的伊斯蘭堡當天也開始下起了小雨。由于中國與巴基斯坦間經貿及人員往來密切,加上分公司駐地附近的2家中資企業總部均設在武漢,分公司對于肺炎疫情防控一直高度戒備。為了確保安全,13:50分劉貴陽戴上了分公司發放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披上一件外套出門了。
作為分公司防疫物資后勤組負責人之一,這并不是他第一次外出采購防疫用品,自1月25日以來,他每天都要出門采購一次,不同的是之前是為項目部防疫工作采購而今天是為支援國內采購。他知道這次采購一點也馬虎不得,但他從出門開始心里便一直有個擔憂,那就是巴基斯坦并無防疫品生產廠家,目前巴國使用的口罩基本為中國生產,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國內的防疫物資都急缺,可想而知巴基斯坦恐怕也不多了,而幾天下來的采購也讓他逐漸認識到這個問題。
輕車熟路的他在路上就聯系了幾家供貨商渠道,得到的消息是:沒有醫用防護服和護目鏡,當天只有400個醫用N95口罩出售。好在與供貨商多方商量,最終答應可預訂2900個醫用N95口罩隔天取貨。這讓他喜出望外,沒有猶豫,劉貴陽立馬答應下來并通知司機前往供貨商地址取貨。拿到口罩后他立馬前往市中心各大藥店繼續尋找貨源,均被告知缺貨。果不其然,這次采購并不那么輕松,但他并不打算就這么放棄,于是他決定前往拉瓦爾品第市繼續尋找。
拉瓦爾品第位于伊斯蘭堡南部,與伊斯蘭堡毗鄰,從伊斯蘭堡出發一個小時車程便可到達,這里有一條當地著名的college road,聚集了當地多家較大的藥店。由于道路非常擁擠,車輛無法通過,只能步行,就這樣他開啟了沿街“掃貨”模式。一路尋找了20多家藥店后,劉貴陽終于找到了普通的醫用口罩,但還是沒有醫用N95口罩,防護服也達不到醫用標準,不過有總比沒有好。
到1月30日下午,巴基斯坦分公司最終采購到醫用N95口罩33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000個,并且在采購過程中了解到一條重要的消息:巴基斯坦可能會禁止防疫用品出口。
這個消息讓分公司所有人員都很緊張,因為一旦消息證實就意味著所有采購的防疫物資將無法發運到國內。盡管沒有確定消息的真實性,巴基斯坦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胡海濤還是決定將這個消息上報,他撥通了海外事業部領導的電話,報告了巴基斯坦分公司防疫物資采購的情況以及巴基斯坦可能采取禁止防疫用品出口的消息。聽到報告后事業部領導當即作出指示,要求巴基斯坦分公司對于已經采購的防疫物資“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并繼續做好在巴防疫物資采購工作。
接到指示后,巴基斯坦分公司當天下午即聯系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詢問防疫物資發運回國的相關流程,但被航空公司告知國航已于1月23日停飛巴基斯坦。經過海外事業部協助,分公司立即聯系上了國際快遞DHL公司并順利將首批采購的8300個口罩空運回國。
1月31日,巴基斯坦分公司采購到第二批醫用口罩8000個并在當天晚上發運。但是,2月1日上午巴基斯坦分公司人員收到國際快遞DHL公司通知,要求領回還未發運的第二批防疫物資。原來31日晚,巴基斯坦政府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本國擴散,停飛往返中國的所有航班以及中國飛回的航班,并立即生效,此外還緊急下令禁止所有醫用防護物品出口。
最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好在已經發運的第一批8300個醫用口罩搶在政府發布禁令前順利發回國內。如果再遲一天,來自巴基斯坦分公司的這8300個口罩也將無法出現在這次捐贈儀式上。不過,經了解原本可以直接空運至國內的防疫物資,現在需經過迪拜中轉至香港,再由香港轉運至合肥,預計2月5日抵達。
目前巴基斯坦分公司已無法通過巴基斯坦發運防疫物資回國,但巴基斯坦分公司將繼續做好防疫物資采購,政策允許情況下隨時準備發運回國,并且將通過第三國渠道多方聯系防疫物資采購發運回國。
(二)心系祖國,阿爾及利亞經理部千里馳援國內抗擊疫情
“OK,我盡力幫你們在最短時間內發運到中國。”一番交涉后,DHL航空貨運公司經理終于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2月2日北京時間23點,在距離祖國大陸9000公里外的阿爾及爾,安徽建工駐阿爾及利亞經理部參與采購防疫物資工作的法語翻譯方淑姣剛剛結束了和貨運公司總經理的商談,看著第4批次防疫物資的發運回單一張張打印出來,方淑嬌和同事們都松了一口氣。
疫情當前,生命重于泰山。從1月30日至2月2日的96個小時內,駐阿經理部采購并分4批向國內發運醫用防護服500套,醫用外科口罩一萬余只。
自1月29日駐阿經理部接到緊急采購任務后,立即發動各部門、各項目部派員赴阿爾及爾、康斯坦丁、奧蘭、安納巴、泰貝薩等阿爾及利亞主要城市尋購防疫物資。然而,由于阿爾及利亞國內醫療器材主要依賴從臨近的歐洲國家進口,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型號與國內需求不盡相同,儲備也不夠充分,加上疫情形勢緊張,阿爾及利亞政府于近日啟動了防疫知識宣傳,大批阿爾及利亞民眾也開始儲備防疫物資,都造成阿爾及利亞醫療物資采購形勢緊張。
春節期間沒有回國探親,選擇堅守海外一線的駐阿經理部黨總支書記韓立兵在接到國內通知后,立刻組織物資采購和翻譯人員成立臨時采購小組,帶隊挨家走訪藥店,挨個打電話聯系醫療設備批發商,尋找符合國內防疫需求的物資。幾經奔波,終于尋得一家藥店承諾可訂購1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大家精神振奮,心里懸著的石頭終于落了地。然而,次日清晨采購小組按照約定來到藥店取貨時,卻被告知只到貨5000個口罩。同時,另一家承諾可出售防護服的醫療器材供貨商也只拿出了不符合國內防疫要求的半身式防護服和3000個醫用外科口罩。失望之余,大家并不氣餒,繼續拿起手機撥打電話,努力搜索貨源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韓立兵得到信息,一家醫療器材進口商正在出售3M防護服。此時,忙碌了一上午采購小組顧不上吃飯,立即趕到這家進口公司,驚喜地發現,除3M防護服外,這家還有存量不小的與N95功效相當的歐標FFP2口罩。由于防護服貯存在較遠的倉庫,為爭分奪秒,盡早將物資送往國內,采購小組決定先購買2400個FFP2現貨口罩,連同當天購得的醫用外科口罩一起,送往DHL航空貨運公司辦理加急發運手續。
由于采購的防疫物資數量大,而又恰逢周末,貨運公司人手不足。為爭分奪秒,縮短物資發運時間,采購小組主動前往DHL航空貨運公司,協助貨運公司工作人員對防疫物資進行分裝、打包、貼簽。然而難題又出現了,按照貨運公司規定,大宗物資必須分批次進行報關發貨,這樣好不容易采購到的防疫物資就不能全部在第一時間內抵達國內。經過討論和咨詢,并與貨運公司反復協商,駐阿經理部決定以公司名義辦理報關,并迅速整理遞交了報關資料,全力協助DHL貨運公司發運防疫物資,最大限度確保防疫物資盡快運抵國內。
截至發稿前,駐阿經理部及所屬各項目部仍在尋找防疫物資貨源,“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的行動還將持續進行。
(三)身在海外,心在楚天 安哥拉分公司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不問價格 但問出處
“卞總,Tomas推薦的這家口罩供應商價格臨時漲了七倍,而且需要現金交易,實在是太貴了,咱買不買?”
“貴,比人命貴嗎?買,一定要買!……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一定要把貨盯住!”
他是安徽建工集團安哥拉分公司總經理,他叫卞楊。37歲,事業如火如荼,一個美麗姑娘的丈夫,一個四歲孩子的父親。
但在這一切之前,他是一名黨員,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
年前,卞楊返回國內準備參加職代會,在此期間通過媒體和公司宣傳,他了解到武漢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應急防控物資嚴重短缺,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在公司本部作出指示之前,他便電話要求安哥拉分公司動用經營上的當地合作伙伴渠道,提前做好口罩采購準備。
不得不說,他的業務嗅覺讓他再一次占了機先。安哥拉分公司在當地最大的合作伙伴,波蘭人Tomas聽聞安徽建工請求幫助購買口罩很是詫異,在了解疫情情況后大受感動,立即表示發揮能量,直接對接當地口罩生產廠家,努力保障第一手貨源。
50個小時,第一批7萬個口罩訂單確立,卞楊聽到匯報后松了一口氣。但當他打開現場發回的口罩生產廠家圖片時,他動搖了。安哥拉地處西非,國家防疫意識淡薄,當地生產的口罩普遍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現場發回圖片顯示廠家生產臟亂無序,成品包裝更見不到任何檢驗標準。將這些口罩發運回國,合適嗎?
“性命攸關,寧缺毋濫。”卞楊團隊最終支付了部分違約金,放棄了這批已簽訂單。這也給卞楊敲響了警鐘,在國內的他花費大量時間查閱資料,并將口罩檢驗標準和假貨鑒定經驗一一傳遞給現場。
又是幾天幾夜的連續尋找,數百個打去現場的電話。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傳來了好消息,經tomas牽線,羅安達東郊有經銷商尚有部分符合歐盟EN149標準的FFP口罩出售,此時已是27日。
卞楊當即指示,在確認貨源真實性后,第一時間吃下這批口罩,并盡早發運國內。但第二天傳來消息,口罩供應商大老板覺得奇貨可居,對新客購買第一批只肯出手1萬只,并且價格漲了幾倍,必須現金交易。
“沒時間做斡旋。”卞楊指揮采購團隊成員,在確認口罩為正品FFP口罩后,幾乎沒怎么還價的情況下就簽訂了協議。“告訴他們,他們存貨量大,我們還收。中國的肺炎很快就會過去,他們囤的不是金子。”在得知第一批貨物將于2月5日凌晨運抵國內后,卞楊長長出了一口氣,他心里清楚地知道,這場性命攸關的境外防疫物資采買競速賽,才剛剛開始.
甘冒奇險,鎖定貨源
“疫情沒結束,我們不停歇;國內有需要,我們再努力。”這是安徽建工喀麥隆分公司總經理、防疫物品采買小組組長程帆的誓詞。
境外采購防疫物資的難度,遠遠超過國內的認知。各大藥房口罩售罄,當地生產廠家標準難以達標,更有一些指望發國難財的中外組織肆意囤貨掃貨。
程帆為此既憤慨又憂心,從25日至30日間馬不停蹄跑遍了三個城市幾十個藥房和外資醫藥工廠,幾經周折才談下一批合適的貨源。平時,在非洲當地采購轉賬匯款需要幾天時間,程帆實在等不了。為了搶時間,采購小組冒著極大的風險,提著大筆現金,在當地機構上班前就蹲守在門口,鎖定防護用品貨源。“現在我們不惜代價,有多少要多少,能找到的都買回來了。連續48小時,包括我們施工會議大廈和其他歷史項目積累的經銷商和當地朋友全部都在幫忙,他們說,只想為中國出一份力。”
在程帆和喀麥隆采購小組全員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已基本敲定10000個口罩的貨源,受限于現在前往國內的各大航班停飛,采購小組正積極尋求其他能空運至國內的渠道,確定后即刻發運防疫物資。
披星戴月,保障通關
“前幾天從安哥拉回來的航班原計劃是凌晨2點左右到浦東機場,結果遇上大霧,當天下午才到達,可卞總他們凌晨就到了,足足在那里等了7個多小時。”記者了解到,近期安徽建工安哥拉分公司采購到的口罩等防疫物資已分批運抵國內,因綠色通道運力緊張,分公司總經理卞楊親赴機場指揮,一邊協調物流、一邊對接現場,在國內過著“安哥拉時間”,防止錯運漏運。目前首批10000個口罩已運抵合肥,并統一捐贈給省疫情防控指揮辦。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了卞楊,后者對成功采運防疫物資表達了振奮,對滯留機場期間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心理變化卻寥寥數語帶過。在記者追問下,卞楊向記者描述了以下情況。
“凌晨三點多的時候,幾個等待的同事本都乏了,卻突然被機場一陣騷動驚醒。老吳重新掩了掩口罩,起身去問,回來說好像國內航班接機廳那邊查出疑似病例了。”
“我們頓時都清醒了,互相對視了一眼。不多時,果然有一隊重裝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向接機廳方向列隊小跑過去。”
“我也不曉得說什么,回頭看了看跟我一起守著的哥幾個,才發現他們也在看著我。隔了一會,我跟他們說,不行老吳陪著我,你們其他人先回去吧,到賓館休息會,早上再來替我們的班。這飛機誤點沒個準,還不知道啥時候到。”
“大家心里應該都是認可的,推托幾句便也紛紛把外衣披上,就在這時候,忽然不知哪個吊孩子嘟嘟囔囔來了一句:“機場來來往往這么些人,這時候才查出來……萬一我們已經感染了怎么辦?”(大家都知道,肺炎有1-14天潛伏期),頓時我們都啞了。我說了句“瞎掰扯什么”,卻也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過了一會兒,年紀最輕的小李突然說“我還是不走了吧”,接著將身上原已披好的大衣重又抖下來,放在胳膊上搭著。我走上一步想去拉他,但他低下頭玩手機,再也不看我。緊接著其他哥幾個也看著我默默點點頭,一個個的坐回位子上。最后我們一行七個人沒有一個人提前離開!當時我心里真的是超感動。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有這幫兄弟,赴湯蹈火,又有何懼。
說到這里,卞楊的聲音也有些發顫。記者聽在耳中,鼻子一酸,眼淚下來了。其實換個時間可能沒有這么激動,只是正逢春節,人老多情。
(四)克服困難,安徽建工尼日利亞公司發回三批防疫物資
當地時間2月3日上午10:00,6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分裝打包完畢,順利登上回國的“旅程”。這是安徽建工尼日利亞公司采購發運回國的第三批防疫物資。
這時,尼日利亞公司副總經理石留疲憊的臉上才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拿出手機撥通了老婆的電話:“對不起老婆,今天我回不去了”,原來今天原本登上回國飛機的應該還有他。因為老婆即將臨產,盡管國內疫情嚴重,他還是早早就定好了3號回國的機票,但是幾天前收到海外事業部要求境外采購防疫急需醫用物資的通知,作為駐拉各斯的主要負責人他還是決定推遲回國休假安排,全力配合做好這次采購防疫物資的重要任務。
“老石,阿布賈現在市場基本買不到醫用口罩了,拉各斯那邊還有沒有?”1月30日一大早,他就收到了尼日利亞公司總經理關朝發從阿布賈打來的電話。
原來中國駐尼日利亞使館正在尼大規模采購防疫用品支援國內疫情防控,一些生產防疫用品的廠家產品均被訂購,加上各大中資企業都在市場上瘋狂采購,尼日利亞市場防疫物品一時間變得非常緊俏。29日上午關朝發帶隊“掃蕩”了阿布賈大大小小的各大藥房,還托人去尼日利亞衛生部了解防疫用品銷售公司,但一天下來依然沒有什么收獲,只有一些小藥店有少量的幾包口罩。
下午,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看出了關朝發幾人眼中的迫切,便告訴了他們阿布賈一家規模較大的藥店可能有貨。聽到信息后欣喜的他們連忙道謝并馬不停蹄的趕到工作人員口中的藥店,一詢問果然有貨,于是他們便立馬“掃蕩”了藥店貨架上和倉庫里的所有4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但之后他們再也沒有買到,于是才有了那通電話。
收到電話后,石留立馬給平日里的合作伙伴紛紛打了電話,希望他們幫忙介紹拉各斯市場上還有貨的防疫用品。當天,不少合作伙伴帶著防疫用品的樣品來到他的面前。面對各式各樣的防疫用品他有點發懵,因為品種太多、質量參差不齊讓缺乏醫療用品專業知識的他無從判斷,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他說:“必須確保質量”。
“這種眼鏡行不行?”“這種防護服行不行?”海外部國內外機構負責人聯絡微信群里總時不時的出現他和其他市場區負責人詢問當地的防疫用品是否符合醫用要求,引發了群里一陣陣防疫用品專業知識的科普。“最好去當地的醫院詢問了解一下”有人這樣建議,于是他便帶著這些樣品走訪附近的一家醫院,醫院的一位黑人醫生指著這些防疫用品說:“這些都可以用”。
習慣了當地人的不靠譜,他還是有些將信將疑。于是他把這些防疫用品的照片發給了一位安徽醫科大學的醫生朋友,得到的答案卻是:護目鏡和防護服并不符合醫用標準,N95口罩也是建筑防塵口罩并不能醫用。其他的防護用品都不符合醫用標準無法采購,他只好把目光盯上了當地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幾經尋找,他發現了一種外國公司在當地生產的醫用口罩,而且他還走訪發現當地一家高檔的俄羅斯醫院使用的正是這家公司生產的同樣口罩,這下他終于放下心來開始采購。幾天到處奔波下來,“我都快成醫療用品專家了”,他笑著說。
根據海外事業部關于防疫物資“采購一批、發運一批、捐贈一批”的要求,盡管國際快遞費用是物資價格的將近8倍,特殊時刻尼日利亞公司始終堅持不計成本,優先確保防疫物資緊急發運回國。
截至2月3日,尼日利亞公司采購的三批防疫用品共14000只一次性醫用口罩全部發運回國。首批1月30日發運的4000只口罩已經抵達香港,即將轉運上海。
(五)跨越12小時時差,抗擊疫情不缺席
由于近期玻利維亞政局動蕩,當地社會經濟和治安環境均受到影響,2019年12月,安徽建工海外事業部決定暫時從玻利維亞市場區撤離,僅派3人留守。春節期間,為了讓成家的其他同事回家過年,張序選擇只身一人駐守玻利維亞。
國內疫情發生后,身在海外的他時刻關注著祖國的疫情相信息,看到國內防疫物資急缺,公司其他駐外市場區都在全力采購防疫物資發運回國,他坐不住了,1月31日他向海外事業部領導請示要求為支援國內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為了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分公司規定員工除外出對接合作單位和采購日常生活所需品外不得隨意外出。也是出于這一考慮,海外事業部領導在要求境外市場采購防疫物資時并沒有安排玻利維亞分公司,最終事業部領導經過再三考慮,在確保他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同意了他的請求。“外出尋找物資,一定要首先確保自身安全!”越洋電話里,安徽建工玻利維亞分公司副總經理洪震虎反復叮囑著張序,并將國內急缺的防疫物資種類和型號告訴了他。由于玻利維亞和國內有12個小時的時差,他囑咐張序:“別管幾點,有什么事就聯系我,我隨時開機在線”。
得到首肯后,他立馬出門準備采購。作為西班牙語翻譯,他熟悉當地的語言,平日里除了手上的工作他一直兼著分公司物資采購的工作。他從分公司駐地附近的藥店開始,一家一家地了解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型號和存量。為了能夠采購到這些物資,他一邊打電話聯系熟悉的供貨商,一邊還發動了在秘魯等周邊國家的友人,重點尋找國內急缺的N95醫用口罩。由于不能準確分辨哪些物資符合國內防疫標準,張序詳細記錄了所能找到的所有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的型號、產地,并第一時間發回國內確認。然而,由于各國醫療防護標準不同,當地只有少量普通醫用口罩符合國內防疫標準。
正當他無奈之時,一盒口罩外包裝上進口代理商的標簽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嘗試著撥通了對方的聯系電話,對方表示有貨,他說:“這些物資將被捐助給中國用于防疫工作”,對方聽后表示盡管當前物資緊張,但還是愿意以優惠的價格供應10000只普通醫用口罩和1200只N95醫用口罩。和國內確認符合口罩采購要求后,2月4日他早早就來到代理商門店前,順利地采購到了所需的物資。為了節省時間盡快發運回國,他一邊聯系運輸車輛,一邊聯系DHL國際快遞公司,終于在下午5點前將所有280箱貨物全部發送回國。
他說:“能為國內抗擊疫情作出一點貢獻,我很光榮”。
截至2月7日,包括玻利維亞市場區在內,安徽建工分布在亞非拉美的所屬6個駐外機構共計向國內發運口罩128400只,防護服29203套,來自八方四海的一份份愛心逐漸匯聚,為抗擊疫情的前線,構筑起了一道道堅實的底線。